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一品

正文 第一百七十回 窦建德

    陛下。

    您看俺老程给你抓到谁来了六方丈室内,卢熙样一昙宗和尚相对而坐,这已经是少室山下大战过后两个时辰了。

    在少林寺一般僧众的帮助下,卢照辞终于击退了单雄信所率领的千余敌兵,来到了千年古刹少林寺。

    那昙宗和尚也将卢照辞迎入方丈室。

    是何人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

    程咬金确实是员福将,这已经是经过历史考验的了,今日更是卢照辞大为惊讶,那张乌鸦嘴今日又保住了卢照辞的性命,可以想象。

    若是卢照辞领着大军进入阴明空设置的埋伏圈,就算自己不死,也会被乱箭射成重伤,就因为程咬金的一句话。

    而救了自己的性命,不由的不让卢照辞对程咬金信赖有加。

    陛下,您看。

    带进来。

    程咬金手执长槊闯了进来,又朝后吼了一声。

    阴明空卢照辞望着被两个御林军士兵压上来的年轻书生。

    不正是阴明空又是谁。

    只见他头发散乱,面色苍白,双目中却是射出仇恨之色,让人震惊。

    阴施主,多年不见了。

    出乎卢照辞意料之外的是,昙宗和尚居然也认识阴明空,朝阴明空行了一礼。

    哼,卢照辞,这次是你命大,否则必然会被乱箭穿心而死。

    阴明空扫了众人一眼,冷哼道。

    陛下乃是万民之主,自然会有百灵护结。

    阴施主的一番谋刑自然是要落空的。

    昙宗老和尚双眼一亮,淡淡的说道。

    哈哈,大师不必夸奖联了。

    卢照辞望着阴明空,双目中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来,在卢照辞看来,阴明空还是有一定的智谋的,可惜的是,碰到的对手是自己,让他屡次失败了。

    此人意志却也是相当难的的,为了报仇。

    却屡次找自己的麻烦。

    杀。

    还是不杀敌人是需要斩草除根的的,但是这个阴明空却是不一样,他是阴明月的兄长,要是杀了他的话,天知道阴明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但是若是不杀,卢照辞也感觉到不好办。

    陛下,贫僧看阴施主与我佛有缘,老僧想将阴施主度入空门,不知道陛下能允许否一边的昙宗老和尚仿佛是看见了卢照辞心中的为难,叹了一口气说道。

    哈哈,卢照辞,你今日不杀我。

    日后肯定会感到后悔的。

    阴明空闻言不但没有任何的感激之色,反而哈哈大笑道。

    陛下,何不杀了此人程咬金见状,双目圆睁。

    恶狠狠的望着阴明空。

    见过嚣张的,但是没有见过如此嚣张的。

    若是可以的话,程咬金绝对是不会在意杀了阴明空。

    阴明空,本来联看在明月和昙宗大师的面子上,联想饶了你,依照你的聪明才智,拜昙宗大师为师,日后能为一代高僧也未可知,但是你这么说,联还真有点斩草除根的意思了。

    卢照辞见状不由的哑然失笑,冷哼道见过执迷不悟的,但是没有见过你这样执迷不悟的。

    联虽然不屑于与你争斗,但是也不想留下一个后患来。

    昙宗大师。

    联恐怕不能答应你的要求了。

    雷霆雨露均是君恩。

    只是这少林寺乃是祥和之所,还请陛下恕罪。

    昙宗和尚望着阴明空那疯狂的眼神,脸上露出一丝惋惜之色来。

    通过与阴明空的一番交谈之中,昙宗发现阴明空才智超群,诸子百家样样精通,若是此人能入佛门,恐怕不久之后,佛门必然能出一位高僧,只可惜的是,此人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确实是可惜了。

    义贞,押下去,厚葬吧卢照辞挥了挥手,虽然阴明空很是有才,但是却是仇人。

    更何况,卢照辞的麾下并不缺少人才,就算他是阴明月的兄长又能如何李渊说的很对,帝王最在乎的并不是亲情,而是江山,只要威胁到自己的江山统治,无论是何人,哪怕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也是被舍弃的。

    更何况一个阴明空呢此人死性不改,一心之知道报仇,若是此人加入了大唐阵营之中,凭借他的聪明才智,还真的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情来,到时候,受威胁的不但是自己,更是有可能是自己的子孙,弄不好玄武门之变这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既然如此,有何必留情呢卢照辞,你不得好死。

    你杀弟囚叔,你不得好死。

    少林古刹之中,响起阴明空临死前的厉吼声,那昙宗老和尚连声喊着阿弥陀佛。

    联杀弟囚叔嘿嘿卢照辞满脸冰冷,双目中寒光四射,双手拳头捏紧,死死的望着阴明空离去的方向。

    陛下,人死如灯灭,还是不要追究的好。

    昙宗老和尚淡淡的说道。

    让大师说笑了。

    卢照辞闻言脸色方好了起来。

    听闻陛下再关中虽然没有禁佛之意。

    但是却未成如今日这般,特意到佛寺中来,陛下今日前来。

    必有所求,老衲斗胆请陛下明示。

    昙宗和尚双眼微闭,轻轻的问道。

    卢照辞闻言一愣,不由的哈哈大笑道大师身在深山之中,心却在红尘之中,到是让联很是有趣。

    到底关系佛门兴盛,老衲也是无可奈何。

    昙宗和尚也不讳言,而是点了点头说道。

    宗教有宗教的用处,但是宗教也有宗教的缺陷,联不鼓励治下子民信仰宗教,但是也不会阻止子民信仰宗教,关键是这种宗教会不会是支持朝廷还是反对朝廷。

    大师以为然否卢照辞紧紧的盯住昙宗和尚。

    那是自然。

    昙宗和尚话音一出口,老脸上顿时露出一下笑容来。

    双手合什道陛下乃是万民之主,有事请吩咐就是了。

    既然如此,联就开口了。

    卢照辞闻言笑呵呵的说道联听说少林寺内有不少的绝技适合战阵。

    大师也知道联在终南山下有文武太学。

    武学多是用来培养军中将领的。

    联想在少林寺内聘请一两位舟僧作刀伽习,授予军中将领以战阵样一来可以培养将六,二来,少林绝技也会随之名扬天下,大师以为如何这个。

    昙宗和尚闻言一愣。

    若是卢照辞说出其他的要求,他倒也好办,但是没有想到卢照辞居然让寺中的僧人却担心武学教习,以传授少林寺绝技,这就让昙宗和尚感到很为难了。

    这少林寺绝技多是当年达摩祖师传授下来的,多为少林寺的不密之传,若是传与他人,岂不是让少林寺绝技流落在外。

    联也不要别的,就要那十三棍僧的罗汉棍法大师以为如何卢照辞又笑问道。

    陛下火眼金睛,老衲佩服昙宗和尚老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来。

    原来当年达摩祖师见少室山中野兽出没,就传与众僧锻炼身体的绝技,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这罗汉棍法。

    乃是少林寺一切绝技的基础,组成罗汉棍阵,更是威力无有卢照辞并不要别的绝技,却要这基础之学,不但是看中了这套绝技的威力,更是为了研究这罗汉棍阵的配合之道,传与三军,这才是最重要的。

    棍乃是最普通的兵器,但是也最基础的兵器,枪矛槊等等兵器都是它的延续,只要练好了棍,剩下的也就简单了许多。

    可以想象。

    卢照辞将棍术传与三军,日后军中就会形成统一的制式军械,或为枪或为矛,都是战阵之兵器,三军配合使用起来,将会威力无穷。

    大师,联也是无奈,要知道,如今联虽然纵横中原无敌手,但是联的最大敌人并不是中原的诸侯们,而是远在北方的草原,领利可汗统治下的草原,已经有统一的趋势。

    无论联用来什么样的方法,也只能延缓一段时间而已,而中原经过隋末的十数年的战争,早就是千疮百孔,恐怕就算联平定了天下,也要休养一段时间,才能出兵抵抗草原的突厥骑兵,那领利显然是不会给联留下多少时间了。

    所以联就需要少林寺的帮助,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以与突厥骑兵相抗衡

    卢照辞脸上露出一丝愁苦之色。

    叹息道佛门讲究慈悲为怀,大师乃是世外高人,还请大师看在天下苍生的份上,帮联一把哎既然天子都如此说了,老僧若是不答应,恐怕也要遭天下唾骂了。

    昙宗老和尚闻言思索了片玄。

    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待陛下平定了王世充后,老衲就派十三棍僧去武学,教练三军习练少林刀法和棍法多谢大师。

    卢照辞脸上一喜。

    赶紧说道联赐少林寺拍谷坞地四十顷,水碾一具。

    多谢陛下。

    昙宗和尚脸上并没有任何喜色,这四十顷土地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昙宗和尚将少林绝技相换,实际上还是少林寺亏了。

    陛下,时候不早了,那单雄信逃了回去,想必会告诉王世充。

    陛下在少室山,到时候还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诡计,臣等兵少,恐怕不能护卫陛下的安危,陛下,还是回洛阳去吧。

    这个时候李君羡满身鲜血的走了进来。

    也罢。

    卢照辞想了想,站起身来朝昙宗和尚拱了拱手,道大师,军情紧急,联这就告辞了。

    恭送陛下。

    昙宗和尚感激站起身来,领着十三棍僧将卢照辞等人送下山去。

    方丈,我少林寺绝学从不外传。

    方丈为什么要让弟子等去终南山武学传下棍法和刀法智扬不解的问道。

    智扬,你看贞观天子如何。

    昙宗和尚问道。

    一代雄主。

    智扬想也不想的就略答道连自己的亲人都是说杀就杀,日后统一天下的必然是此人连自己的亲人都是说杀就杀的。

    更何况一个少林寺了。

    昙宗和尚叹息道更何况陛下说的不错,历代王朝在对于草原民族来说,野战之中都是处在弱势地位,非雄主不能灭之。

    贞观天子就是这样的天子,所以老衲准备助其一臂之力。

    更何况。

    将少林名声传与民间也不是一件错事,传与三军,日后也能与朝廷军方结下一段香火之情。

    那弟子们当传何种绝技智扬疑问拜刀枪。

    这两种乃是大唐军队中制式兵器,老衲刚才也答应了陛下,传此二种武艺,以对抗草原骑兵。

    昙宗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道刀主要有横刀和陌刀两种。

    这两种都是对付骑兵的最佳利器。

    横刀为步骑两用,而陌刀却是力大无穷之人才会使用,我少林寺虽然有这两种绝技,但是能使用陌刀的人却是很少,此后,少林陌刀随着大唐军队会传之四方,少林威名也同样也会传之四方。

    陛下虽然此举占了上风,但是我少林寺也同样没有吃亏。

    智扬,你和十三个师兄弟收拾一番,就下山去,助贞观天子一臂之力。

    以壮我少林寺威风弟子领命智扬等僧众赶紧应道。

    且说卢照辞急匆匆的回到大营。

    立刻指挥大军对洛阳城发起了进攻。

    虽然城内粮食缺少,但是王世充手下大将单雄信,王仁则都是厉害之人,加上洛阳城坚固无比,其城池高度居然在长安城之上,有有洛水穿城而过,根本是无法断其水源。

    卢照辞虽然厉害,但是却对洛阳城无可奈何,只得将洛阳城围的死死的。

    而远在河北沼州,夏皇窦建德万春宫内。

    寰建德端坐在宝座之上,在他的一边有左仆射齐善行中书令宋正本国子监祭酒凌敬黄门侍郎张玄素内史令鞠棱内史侍郎孔德绍侍中崔君肃;工部尚书何稠;左昼柳调大将高雅贤徐圆朗高士兴刘雅等人都端坐在大殿之上。

    你们都说说,这洛阳是该救还是不该救。

    实建德望着面前御案上的求救信,这不知道是王世充多少封求救信了,窦建德也已经忘记了。

    以前他从来就没有理会过。

    以刀旧足没有时间理会,李靖,秦勇等人指挥着大唐军队出井憾出;打的寰建德是丢失了许多城池,无奈之下,只得调回刘黑阁王伏宝等人。

    严防死守,对付李靖,幸亏幽州反了罗艺,这下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窦建德这才缓过气来,又重新理会王世充的求救信了。

    唇亡齿寒,卢照辞率兵二十万出潢关,对洛阳发起总攻,很显然想一战收复洛阳,臣以为当救。

    宋正本想也不想就说道。

    说的好听。

    臣以为此事不可。

    窦建德望了过去,却见是内史令鞠棱冷笑道李靖大军尚在北方,随时准备南下,罗艺动机不明,若是我军这个时候去救王世充,先不说能不能击败卢照辞。

    嘿嘿。

    更何况。

    我军之中,还有人心怀异心。

    陛下率领大军去了河南,谁也不能保证那人会不会趁机投靠了李靖。

    内史令说的是何人窦建德神情一愣,他对麾下士兵大将待遇都是很好的,从没想过有人会背叛自己。

    此剪一听鞠棱的一番话来,不由的面色一变,神情紧张的问道。

    大将军王伏宝鞠棱毫不犹豫的说道。

    伏宝作战勇猛,跟随联甚久。

    岂会会背叛联,鞠卿不可妄语窦建德摇了摇头,王伏宝与刘黑阁是窦建德麾下的两员猛将,为寰建德立下了不少的功劳,若是说王伏宝有背叛之心,窦建德还是不相信的。

    陛下,末将得到军中同僚报道。

    王伏宝在前线与唐军大将多有书信往来多,那李靖大军专攻刘黑阖的大营,但是对王伏宝大军的阵营却不见有任何的设防,由此可见,此二人之间必有暗约。

    说话的是军中大将高士兴。

    也是寰建德最为信任的大将之一,当初在黎阳被徐世绩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狼狈逃窜,就是高士兴率兵断后,保住了寰建德一命。

    战后被窦建德列为亲信之一。

    这个时候,连亲信都说话了,不得不让寰建德有所怀疑了。

    陛下,王伏宝将军对陛下忠心耿耿,岂会是背主之人,臣听说那李靖阴险狡诈,与那卢照辞相同。

    那刘黑阁将军和王伏宝将军共同抵御李靖,阻挡李靖大军南下,正是李靖的敌人,李靖岂会只攻打刘黑阁将军,而放弃王伏宝将军呢国子监祭酒凌敬满面正容,越众而出。

    拱手道陛下,刘黑阁将军智勇双全,而王伏宝将军作战勇猛,但是缺少智谋,李靖此举正是为了先解决刘黑阁将军,不但能断陛下一臂。

    更是为了日后好放心的解决王伏宝将军。

    至于,为何对王伏宝将军不加以防备,这更就简单了。

    李靖生性狡诈。

    但是打仗却是很稳,他不可能不对王伏宝将军不加以防备。

    而诸位能得到这个消息,或是李靖故意放出来,或者就是我军斥候没有探查到其中的真相而已。

    若是仅仅是猜测,就说王伏宝将军有通敌的嫌疑,是不是太过武断了。

    臣还请陛下明察。

    更何况。

    如今最重要的是还是应付王世充的求救为主要任务。

    窦建德闻言皱了皱眉头,不由的又问道凌先生以为如何。

    不救。

    那洛阳城城高池深。

    王世充既然能坚持了近一年之久,想必还能坚持到一段时间,陛下如今稳定了罗艺,北方暂时是没有多大的困难了。

    罗艺此人野心甚大,一见李靖前来,必然不会插足河北之事,他要等陛下和李靖打的两败俱伤的时候。

    才会出兵。

    或是收河北为己再,以对抗卢照辞,或者收山西,作为与卢照辞谈判的筹码等等,暂时都是不会趁机南下,这就是陛下的机会了。

    陛下何不趁着卢照辞大军囤积在洛阳城下,近起兵马十万,挥军北上。

    联合刘黑阁将军和王伏宝将军。

    一起进攻李靖。

    只要击败李靖,陛下就能得到表里山河,也能卢照辞平分天下不可,不可宋正本连连摇头道此计若是放在以前倒也是可以的,可是如今却是不行了,那卢照辞领军二十万进攻洛阳,此人手段不凡,恐怕洛阳即将不保,到时候,一旦我军没有击败李靖,对方就已经攻下洛阳,那样一来,我军就被动了。

    不可,不可。

    崔卿,听说你族中人已经是大唐皇后了,崔仁师也是大唐的中书令了,不知道最近可有消息传来窦建德忽然对崔君肃问道。

    崔君肃乃是清河崔氏郑州房之后。

    与他齐名的还有崔君宙崔君绰都是崔氏俊杰,窦建德雄踞河北,清河崔氏也让崔君肃在实建德麾下担任官职。

    到底是一个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不过眼下,卢照辞明显是占有优势,清河崔氏也是在思索退路了。

    所以,窦建德召开御前会议到如今,也不见崔君肃说出一句话来。

    臣实在不知道崔君肃满脸的苦笑,摇了摇头,他确实是不知道关中之事,虽然都是一个崔氏。

    但是关中有锦衣卫,所有的情报都难以传与关东门阀,崔君肃就是想告诉实建德关中的虚实,都没有任何的办法,更何况,这个时候,崔氏都在思索着退路了,就算有关中的虚实。

    也不会告诉他寰建德。

    关中律法严厉,崔卿不知道也是正常的。

    实建德并没有怪罪崔君肃,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道卢照辞行军打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王世充恐怕是支撑不了多久了。

    唇亡齿寒的道理,联还是明白的。

    若是王世充一旦战败。

    卢照辞就能聚齐二十万大军,挥军北上,度过黄河,到时候,我大夏就是两面受敌,又如何能度过难关呢联决定起兵十万,前往虎牢关,支援王世充陛下,不可凌敬赶紧说道陛下,我军尚有黄河天险,只有迅速的击败李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有大将军刘黑阁王伏宝,加上陛下,想击败李靖也是一件相当轻松的事情,对方毕竟是兵办较少。

    心下又占民心,击败李靖也是可能的。

    只要击败李靖。

    我竿咒比凭借黄河天险对付卢照辞,与卢照辞平分天下。

    若是这个时候出兵帮助王世充,先不要说王世充能否支撑到我军前来,就算能支撑十天半个月。

    但是我军面前还有虎牢天险。

    能不能攻下虎牢关也是一个问题。

    陛下,臣也以为还是先击败李靖的为好。

    说话的是齐善行,一个跟随窦建德许久的老人了,位列左仆射,可以说是人臣之首了,对于他的建议,实建德大多的时候,都是能听的进去的,但是今日却是个。

    例外了。

    陛下,臣以为卢照辞不敢与陛下比拼的。

    毕竟他麾下的兵马也是不多的。

    他最大的敌人不是陛下。

    也不是王世充,而是草原。

    崔君肃忽然说道据臣所知,他虽然与领利可汗有盟约,但是那领利可汗即将统一草原,兵锋所指必然是关中。

    他还是要小心防范领利可汗的。

    陛下大军一到,只要给了他面子。

    他必然会退兵的。

    而陛下。

    只要逼退了卢照辞,陛下威望必然上升。

    那些山东诸郡都能传拨而定了。

    李靖也能因此望风而逃。

    窦建德闻言,双眼一亮,脸上顿时露出奇异的光芒来。

    凌敬见状。

    深深的叹了口气,脸上露出失望之色来,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宝建德已经不是当年的窦建德了,自大骄狂,与当年的才毅果断的实建德有着天壤之别了。

    陛下,臣以为陛下若是举大军南下的话,后背的就要认真谨慎了。

    刚才高将军的话虽然仅仅是怀疑,但是也不得不防。

    高雅贤面色冷峻,拱手说道王伏宝大将军手握重兵,陛下又准备领重兵南下。

    河北就会空虚,万一王伏宝将军投降了李靖,那李靖大军就能突破刘黑阁将军的防线,直取万春宫。

    到时候,河北就会落入李靖之手,我军就是无安家立足之地了。

    臣建议。

    调王伏宝将军南下,跟随在陛下左右,另选良将指挥王伏宝将军的兵马,驻守定州。

    以防备李靖大军南下。

    这窦建德脸上顿时露出一丝迟疑之色来。

    陛下,臣以为高将军此计甚好。

    崔君肃双眼一亮,拱手道此计乃是两全其美之策,若是王将军不反,可以随陛下南下建功立业。

    若是王将军真的是心怀二心陛下可以去其兵权。

    这样一来,可以免灾难于前。

    还能派遣良将前去主持定州大局,以免被李靖所趁。

    高将军不愧是跟随陛下甚久,用兵用计之道深的陛下真传。

    陛下,臣建议。

    让高将军取代王将军,驻守定州。

    以防守李靖,有高将军出马。

    必定能使陛下有个安稳的后方临阵换将,恐怕不好吧宋正本摸了摸胡须,迟疑的说道。

    那总比坐看集将军叛变的好鞠棱不满的说道。

    也罢既然这样,那就让王卿回来吧他长期征战在外,联也有点想念他了,就让回来休息一阵吧冀建德想了想,决定还是听崔君肃的建议。

    他虽然不相信王伏宝会投降李靖。

    但是崔君肃说的极是,这种情况,不能将自己的江山寄托在别人的忠心之上,将王伏宝调回自己的身边,一方面可以防患于未然。

    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发现他有异心。

    也可以当机立断,将其诛杀。

    以免的坏了自己的大事。

    如此一举两得之事,寰建德衡量了一番,觉的还是很是值得的。

    高卿,由你去替代王卿,一定要给联守住定州,以免李靖挥军南下。

    确保联的后路通畅窦建德望着高雅贤说道联亲自领兵十万。

    前去救援王世充。

    想来,只要联的大军一到,卢照辞也要小心一二。

    或许很快就会退兵也不可知。

    到时候,联再与卿一起北上击退李靖。

    再与罗艺战于幽州,一统河北,联就不相信,这次还是不能击败罗艺实建德纵横河北,也不知道击败过多少英雄豪杰,最后定鼎江山。

    但是却屡次败在罗艺之手,这对窒建德来说,简直是人生的一大耻辱。

    罗艺很强悍吗不是,论起纵横实力,寰建德远在罗艺之上,也许论起个人的武勇,寰建德是比不上罗艺的,毕竟罗家枪还是很有名的。

    但是打仗很多时候都不是靠个人武勇的,罗艺的武勇在战场之上并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就是这样,寰建德还是老是输给罗艺。

    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哎。

    凌敬见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临阵换将本就是兵家之大忌。

    窦建德乃是行军打仗的老手。

    他不会不知道这一点,但是如今仍然决定这么做了,原因很简单,他也怀疑王伏宝会不会背叛自己,猜忌之心都已经在心里扎下根来了,所以他才会要换下王伏宝,以一介庸才高雅贤来代替他。

    可以想象,王伏宝一旦知道事情的真相,或许就是本来不反的他,也会起兵造反。

    就算他不造反,相比较而已,心胸狭小的高雅贤本就与刘黑阁不和,两人能不能齐心协力,共同对付李靖都是一个未知之数。

    两人之间能不能相互配合的天衣无谜。

    这一切都是一个未知数。

    但是既然寰建德已经做出了决断,那他凌敬也就不能再说话了,只能将心中的惋惜放在心中。

    崔君肃在一边的看的分明,嘴角露出一丝阴笑,对于军事,他是不行的,连纸上谈兵都是不会的,但是有的时候,人并不能要通晓军事,只要是通晓策略,通晓智谋就可以了。

    有的时候,这智谋比军事常识更为重要。

    比如讲,现在就是这样。

    陛下,臣以为陡然撤销王伏宝将军的军权,或许会引起王伏宝将军的不满,再愿意走一遭定州,像王伏宝将军说明情况,解除其中的误会。

    并且愿为陛下查看其中的原因。

    若是王伏宝将军真的与李靖有所勾结的话,臣必定会前来报与陛下,让陛下早做准备。

    崔君肃一脸的严如何甚好。

    凌敬也出言道若是王伏宝将军确实没有与李靖相互勾结,陛下可待其归来之后,予以重用,这样一来,必然能使得王伏宝将军真心为陛下所用。

    也免的冤枉了好人。

    恩,两位爱卿所言甚至,既然如此,崔卿,你就亲自去定州,查看一下情况,若是王伏宝真的与李靖勾结,你可当机决断,将其拿下正法,不必请旨。

    高卿。

    你先安排一下,明日再出发也不迟。

    其余众卿。

    点齐兵马,随联出征窦建德想也不想的就回答道。

    臣等遵旨高雅贤等人赶紧大声喝道。

    崔大人,且慢走。

    万春宫外。

    崔君肃正待上马车,就见高雅贤徐圆朗等军中重将都围了上来。

    诸位将军,有何事吩咐崔君肃脸上露出一丝谦和之色,与平日里高高在上的模样根本不相同。

    好像是一个普通的下层官员一样,根本不是一个世家出身一般。

    十分让人惊讶,若是凌敬这个时候看见了。

    肯定会有所怀疑,只是可惜的是。

    在崔君肃的旁边都是一些武将,哪里会注意到这些事情。

    王伏宝将军久立战功,在军中威望甚高,崔大人此去可是要小心点啊。

    高雅贤故作关心的说道。

    下官明白。

    崔君肃恭敬的点了点头,心中却是暗笑。

    这些匹夫也想玩政治,政治这种东西不是谁都能玩的,最起码,不是你们这这些人能玩的,谁不知道,你们这些家伙打仗不行,但是窝里斗却是能行的,看着王伏宝作战甚是勇猛。

    久立战功,一身军功爵个都在你们之上,所以很是着急,想算计他们。

    哼哼,本官早就知道了。

    所以才会推荐你高雅贤去接替王伏宝。

    那王伏宝与刘黑阁配合的十分的默契,大将军李靖短时间内,想以最少的代价取得胜利是相当困难的,也只有你这样的人去了,大将军才有机会。

    多哼,一笔是写不出两个崔字的。

    世家的生存之道,就是趋利避祸。

    岂是你实建德能理解其中奥秘的。

    我崔氏不卖你又卖谁啊王伏宝将军虽然久立战功。

    威望甚高,麾下的三万大军都是嫡系。

    就是连陛下都指挥不动啊虽然王将军忠心是可以肯定的,但是这种情况让人难免担心啊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我等都是相信王将军是忠于陛下的,但是底下的那些人可就不知道了。

    他们都会四处散播谣言。

    破坏陛下对王将军的信任,只要王将军能回来,想必这种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徐圆朗脸上露出一丝惋惜之色来,仿佛真的是为王伏宝打抱不平一样。

    下官明白,下官去定州之后。

    一定会严加查访,为王将军洗清冤屈。

    使的陛下和王将军能君臣相知。

    继续为陛下的南征卢照辞而效命崔君肃赶紧说道。

    崔大人可先去,末将随后就到高雅贤一听此言,脸上顿时露出喜色,他虽然也是夏国的高级将领,但是手下的兵马却不如王伏宝的多,更是不是精兵了。

    若是能替代王伏宝,不但自己的麾下兵马多,更是有可能击败李靖。

    这样一来,军功就能落到自己的手上了。

    下官告辞了。

    崔君肃不敢怠慢,赶紧上了马车,朝自己的府邸行去,而在他的身后,传来高雅贤等人得意的哈哈大笑。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有斗争。

    高雅贤这些人不是忠于窦建德的吗不是,他们也是忠于冀建德,但是谁让王伏宝太过强势了呢这功劳都是大家的,你不能一个人得了功劳吧得分点个给别人啊王伏宝作战勇猛,根本不注意这些事情,当刘黑阁不同,他在军中诸将中人缘并不好,或者说很是糟糕,所以才会有今日之事,别人都嫉妒你,明知道你很厉害,但是都巴不得你马上就死,如今更是碰见了崔君肃这样的阴谋家,其心早就飞到长安去了,真是想不是都难了。

    定州,崔君肃快马赶到定州城守府内,王伏宝生还有髯须,双目似铜铃,确实是一副勇猛的模样,崔君肃刚刚进入城守府,就被一股杀气所惊,却见王伏宝正冷冷的望着自己,如同野兽盯住了猎物一般,吓的崔君肃心中直跳,但是猛的一响起自己的身份来,不由得又挺直了腰背。

    轻轻的咳嗽了一声,才缓缓地进了府。

    崔大人,你不在万春宫侍候陛下,来我定州做什么王伏宝哪里知道万春宫内发生的一切。

    毕竟寰建德为了解掉王伏宝的兵权,早就命人禁口了。

    回大将军的话,陛下将南征。

    但是朝廷之中意见不和,故此请大将军回去商议一番崔君肃小心翼翼的说道。

    南征王伏宝双眼一亮,惊讶的说道如何南征,怎么可以南征呢本将军这里每天都在面临着李靖的进攻呢军中士兵伤亡无数。

    正等着陛下调兵前来呢怎么可以南征呢整天都面临着进攻没有啊汗官刚才并没有看见啊崔君肃好奇的说道。

    哎,不是本将这里,是刘将军那里王伏宝摆了摆手,一副不耐烦的模样道不用说,肯定是高雅贤那些人,没有仗打,也没有军功可立,所以着急了,拾掇着陛下南征,这怎么能行呢本将要去劝阻他。

    对,这就去王伏宝站起身来就吩咐亲兵备马。

    也不等崔君肃,就朝万春宫而去。

    哼崔君肃见状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伸手招过一个亲兵冷哼道抢在王将军之前,告年陛下说王将军不交付兵权,带领亲兵朝万春宫而去,臣在这里确实发现,双方并无交兵的迹象,对面的李靖大军中,连一个人影都没有,甚是可疑。